一、原料準備與預處理
配方配比
根據目標熒光粉的化學組成,稱量金屬氧化物原料(如氧化釔、氧化銪等),按比例混合均勻。
粉體預處理
通過球磨或研磨工藝細化粉體顆粒,提升反應活性;添加適量助熔劑(如硼酸)促進燒結致密化。
裝爐
將預處理后的粉體均勻填入氧化鋁或石英坩堝,置于燒結爐爐膛中央,確保加熱均勻性。
氣氛設置
抽真空后通入保護氣體(如氮氣或氫氣),排除氧氣,防止熒光粉氧化;氣氛流量根據爐體容積調整為5-10 L/min。
升溫與保溫
以3-5℃/min速率升溫至目標溫度(1200-1500℃),保溫2-4小時,促進固相反應與晶粒生長。
冷卻控制
保溫結束后隨爐冷卻至室溫,避免急冷導致晶格畸變;冷卻速率需低于50℃/min。
后處理
取出燒結塊體,通過破碎、篩分獲得目標粒徑的熒光粉。
性能檢測
測試熒光粉的發射光譜、量子效率及熱穩定性,確保符合應用標準。